2月20日,愛奇藝創始人、CEO龔宇在首屆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暨第十屆中國(深圳)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上,點名指責紅果短劇的排他協議。龔宇表示:“保護行業健康發展,杜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。特別是有些平臺,利用市場的主導地位,簽一些排他性的協議,跟它合作,就不能跟其他的平臺合作。而且不是一部劇,一部劇一個產品無所謂,是這公司在協議期內,不能跟其他方,內容公司的所有內容,不能跟其他方再合作,這件事非常糟糕,是抑制這行業的發展,是微短劇行業的。有市場支配地位的,只有一個平臺,紅果。”(九派新聞)
愛奇藝和紅果,一個是長劇,一個是短劇,按說原本可以“井水不犯河水”,咋就能上演“同行是仇家”?值得一提的是,2月18日,愛奇藝披露財報。在2024年第四季度,愛奇藝營收66.1億元,同比下滑14%;凈虧損1.894億元,上年同期凈利潤為4.662億元。在這種情況下,2月18日,龔宇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:“我們在大約一個季度前決定投資迷你?。ㄎ⒍虅。I務?,F在,用戶更喜歡快節奏的內容。從行業和市場的角度來看,雖然電影春節檔火爆,對于2025年,我們認為,微劇的市場規模應該會大于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的規模。”
《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(2024)》顯示,截至2024年6月,中國微短劇用戶規模已達到5.76億人,占整體網民的52.4%,微短劇的受眾覆蓋多線級城市的全學歷人群,龐大的用戶基礎為盈利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。在微短劇市場越來越火爆的今天,無疑微短劇成為了不錯的投資。但是,發展微短劇實在沒有必要到了“你死我活”的地步。
紅果短劇不是最早的短劇平臺,不過是“初出茅廬”。它是在2023年5月份推出的一款短劇產品,獨立App于同年8月份正式上線。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,要說它利用市場主導地位“排擠他人”,估計還真“高看它了”。盡管說,紅果短劇是抖音集團推出的,似乎可以“背靠大樹好乘涼”,但是紅果短劇也不可能“獨霸微短劇”的江湖。說白了,觀眾看的不是“紅果”也不是“綠果”,觀眾看到是內容,是精品。只有精品才是致勝的法寶。
至于說“排他協議”實際上一種不確切說法。無論是長劇APP還是短劇APP,在運作上都存在“獨家播出”的情況,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運營方式。這就好比是報刊雜志一樣,會向作者要求“獨家投稿”“原創首發”,甚至是簽訂“特約作者”,只在某個報刊雜志“開專欄”,你能說這是“排他協議”? 比如,有的長視頻平臺有“全球獨播10年”的影視劇,也不能在其他短視頻、長視頻平臺播出。難道都歸咎于“排他協議”?都歸咎于“主導地位”?這不過是符合市場秩序的“公平競爭”“合理競爭”而已。延伸了來說,各家電視臺也有“獨播劇”“首播劇”,也有“獨家合作公司”,難道這也違法了?
道理都是一樣的,長劇平臺也罷,短劇平臺也罷,他們只是一個載體,載體自然希望擁有“更好作品”“更好作者”,這就是視頻平臺常用的“定制劇”,與某家影視公司合作,專門拍攝“需要的劇集”。而這種“定制劇集”和“排他協議”顯然是不同的概念。短劇行業更多是定制劇,就像長劇平臺的定制劇,定制劇就是定制方的全版權,這是常識。例如,2024年最高檢影視中心有一部精品短劇《石俊峰辦案記》就是被一家長視頻平臺買走了,而且也簽了協議,不能賣給其他平臺,這其實也是定制?。繛楹斡械拿襟w接收投稿的時候強調“必須獨家投稿”?其實是相同的道理,難道不允許“一稿多投”就是“排他”?
微短劇前景廣闊,各家平臺“躍躍欲試”,甚至是“跨界經營”,這本質是活躍市場、文化繁榮的呈現,也能通過更多資金的投入,更多平臺的競爭,提升微短劇的品質,拍出更多“老百姓喜歡的微短劇”。
愛奇藝炮轟紅果短劇,何必上演“同行是仇家”?同行不一定是仇家,也可以攜手共贏。微短劇的“獨家播出”不過類似于媒體的“特約投稿”“獨家投稿”“原創首發”,而已。我們希望看到的是“多拍精品”的公平競爭,想在短劇市場分杯羹,靠的一定是作品,而不是其他。別把正常的“獨家播出”“合作共贏”說成是支配市場!(郭元鵬)
- 2017-01-20隴周刊(2017年 第3期)
- 2017-01-26隴周刊(2017年 第4期)
- 2017-02-10 隴周刊(2017年 第5期)
- 2017-02-17 隴周刊(2017年 第6期)






